邮箱:https://www.baiyu163.com
手机:18456847974
电话:400-192-0192
地址:艾尚体育有限公司
2024年度长三角体育榜单即将发布,F1中国大奖赛、上海网球大师赛和上海赛艇公开赛均成为候选赛事。
2.F1中国大奖赛时隔5年重回中国,吸引了逾20万观众现场观赛,观众构成中上海地区以外的国内观众占70%。
3.上海网球大师赛观众人数创纪录,全程超22万人次,其中近七成观众来自上海以外地区,票房收入也创下新纪录。
4.上海赛艇公开赛成为上海自主IP赛事的代表,吸引了全球精英选手参与,推动青少年参与赛艇运动。
5.除此之外,上海赛艇公开赛还推出了聚焦赛艇新势力的“上艇未来之星”计划,以帮助中国青少年选手加深国际交流。
刚刚过去的2024年度,长三角区域体育发展再上新台阶。这一年间,一系列精品赛事让长三角的体育氛围格外浓烈。
在即将出炉的2024年度长三角体育榜单中,“长三角十佳体育品牌赛事”就汇聚了一批或形式新颖,或影响力广阔,或参与人数众多的体育赛事。
F1中国大奖赛、上海网球大师赛以及上海赛艇公开赛,就是其中的候选赛事。在过去的这一年,他们都留下了许多经典的画面,而在这些被人们津津乐道的体育瞬间背后,还有很多精彩的故事。
对于上海体育来说,2024年是非常特别的一年。据上海体育局官方数据显示,去年上海共举办178项国际国内重大赛事,数量创历史新高。
1月22日,2024年长三角体育榜单即将发布,在十佳体育赛事评选中,除了备受关注的历史首个奥运资格赛,艾尚体育注册F1中国大奖赛、上海网球大师赛以及上海赛艇公开赛都是候选赛事。
值得一提的是,创纪录、里程碑和新篇章成为了这几项赛事共同的关键词——F1中国大奖赛时隔5年重回中国,“引爆”了2024上半年的体育热情;上海赛艇公开赛历经4年打磨,成为上海自主IP赛事的代表,在青少年群体中激起涟漪;上海劳力士网球大师赛在国庆黄金周如约而至,借助“破圈”激发了体育赛事的新灵感。
这些极具国际影响力的品牌赛事在上海落地、生根并且茁壮成长,让体育成为了上海这座城市的一张烫金名片。
当周冠宇在去年4月份的F1中国大奖赛上第14个冲过终点,整座上海国际赛车场都沸腾了。彼时,周冠宇从赛车里一跃而出,情绪难以自持,蹲在赛道旁掩面而泣。
那个瞬间被赛场上媒体记者的长枪短炮定格,成为了去年中国赛车界最令人动容的画面。
“没有上海站,就没有我梦想的开始,我就不会在20年后站在中国大奖赛的发车格上。F1上海站的设立,让更多中国车手有了走向世界的可能。”在上海参赛期间,周冠宇在接受澎湃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F1中国大奖赛的持续举办,让越来越多年轻人、孩子参与到赛车运动中,也助推中国赛车事业越来越好,“我是来自中国上海的车手,希望让世界看到中国赛车的发展,也希望更多中国年轻车手走向世界。”
F1中国大奖赛对于中国赛车甚至是中国体育的影响力有多大,一组去年赛事结束后的官方数据就足以说明问题——去年赛事共吸引逾20万观众现场观赛;观众构成方面,上海地区以外的国内观众占70%,境外观众占10%,比例创二十年来新高;赛事前后上海酒店预订量同比增长63%;上海国际赛车场也在知名旅行平台上跃居上海热门景区第四位。
F1中国大奖赛的连续成功举办培养了一大批忠实车迷。来自F1的官方数据显示,这项运动在中国的受欢迎程度正持续上升,当前中国粉丝数量已突破1.5亿,且女性粉丝占比达到50%。此外,各项数据也呈现大幅增长,2024赛季电视观众数较2023年平均值增长53%,在微博、微信、今日头条和抖音等社交媒体平台的粉丝总数达到430万,年度增长超百万。
事实上,自从F1中国大奖赛在2004年首次来到上海,并且正赛当日15万人次观赛创造中国有史以来单项赛事单日现场观众人数最多纪录之后,这项赛事就一直在创造它的里程碑——2019年,F1史上第1000站大奖赛在上海举行;去年中国大奖赛二十周年又见证了中国首位F1车手周冠宇的顺利完赛。
2019年,彼时一级方程式管理公司(FOM)掌门人凯里强调,“在F1的战略中,现在有两个巨大的市场需要开发,一个是美国,一个就是中国⋯⋯F1等待着一个中国车手的加入。”
2025年,本是F1中国大奖赛当前合约期的最后一年。而在去年年底,久事集团与F1共同宣布,F1中国大奖赛已完成新一轮签约,双方将自2026年起续约至2030年。
“F1这项运动在中国的支持度与关注度逐年增长。很高兴能与中国大奖赛在下一个五年继续保持成功的合作关系。”一级方程式世界锦标赛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总裁斯蒂法诺·多梅尼卡利就很高兴能够与中国大奖赛一起续写未来的故事,“感谢我们的合作伙伴和来自上海这座城市的热情支持。我很期待与大家再度相约上海。”
相比于F1中国大奖赛,劳力士大师赛落地上海的时间没有那么长,但是它同样已经深深地扎根在了上海的体育土壤之中。
去年10月,为期两周的劳力士大师赛在辛纳击败德约科维奇的决赛中落幕,赛事第一次完整覆盖了国庆黄金周,上座人数也创造了赛事的历史纪录——全程超22万人次观众到现场观赛,其中近七成观众来自上海以外地区,票房收入也创下新纪录。
作为全球九站ATP1000大师赛之一,上海大师赛多年来一直是国内乃至亚洲网球赛事中的明珠。自从2009年创办以来,赛事的顶尖竞技水准不仅助推了国内选手的水平提升,更培育了中国网球文化的土壤。
赛事现场打造的各类网球文化体验活动也带动了新的消费活力,官方纪念品爆款频出,销售额达历年之最。
本届上海网球大师赛作为顶级的国际赛事,也充分发挥了平台效应,促进了文体商旅展的积极联动。借助“赛票+”的创新模式,发挥票根经济效应,通过将比赛门票与上海城市旅游景点如浦江游览、上海博物馆古埃及文明大展等结合,为观众提供了文体旅结合的观赛模式,也为上海的文化和旅游产业带来了新的增长点。
比如赛事期间,世界排名第9的鲁德和第10的迪米特洛夫特地来到中华艺术宫参观了“何以敦煌”敦煌艺术大展;世界排名第7的弗里茨和意大利名将穆塞蒂则近距离感受了三星堆的青铜文化。
在接受澎湃新闻记者采访时,上海久事体育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杨亦斌透露,除了持续推动大师赛本身的升级,久事也一直有一个打造网球生态圈的想法。
“赛事、场馆、球员,这是网球产业业态必须聚焦的三个要素。”杨亦斌表示,在大师赛这个龙头赛事的引领下,场馆未来还将吸纳更多赛事,为网球产业“扩容”,“依托大师赛,我们今后还会举办更多的青少年网球,以及业余网球赛事,让网球场馆的利用率变得更高。”
事实上,在专业网球领域,此前久事就已经与上海网球队进行了联合共建,在总教练吴迪的执教下,为包括张之臻在内的众多职业选手提供帮助和资源,同时也为许多有潜力的青少年选手提供了成长的路径与平台。
“从行业规划的角度,我们应该去利用大师赛在网球文化推广上的溢出效应,进一步提升上海网球的职业化程度。”上海市网球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李耀告诉澎湃新闻记者,借助上海大师赛,网球生态正在愈发繁荣,“目前我们已经重启了与国际网球组织的交流,以提升赛事规划、青少年培养的科学性,加强教练员群体的能力素质,让网球拥有更大的市场。”
和F1中国大奖赛以及上海网球大师赛有所不同,此次登上长三角体育榜单的上海赛艇公开赛是一项年轻的赛事。不过,这场仅仅“4岁”的上海自主IP赛事,如今已经成为上海体育赛事矩阵中的重要的成员,并且在推动青少年参与方面起着推动作用。
今年的赛事以“艇竞新势力”为口号,共有41条八人艇、16条单人艇及11条四人艇参赛,总人数约650人(含替补选手)。今年除原有精英组、高校组、俱乐部组外,额外增设青少年组及企业组,其中青少年组最小的参赛选手仅12岁。继去年国际精英选手首次亮相苏州河后,今年上艇吸引更多全球精英选手参与,包括剑桥大学赛艇队、牛津布鲁克斯大学赛艇队、澳大利亚国家队、英国国家队等,成为了一场实至名归的“世界赛艇大聚会”。
而当上海赛艇公开赛一年又一年将全世界越来越多的精英选手带到苏州河上,赛事的举办让申城掀起了一股赛艇热,赛艇培训愈发红火,许多拥有赛艇传统的学校也与校外俱乐部积极配合,让更多青少年进入了赛艇这个圈子。
此前,一位在淀山湖运营赛艇俱乐部的行业从业人员在接受澎湃新闻记者采访时坦言,这几年聚焦青少年培训的业务增速明显,上艇公开赛这样高水平且亲民的赛事在上海落地,扮演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每年在苏州河上比赛,有那么多市民都能看到,大家对赛艇有了更多的认知,家长也更愿意送孩子们来学习。”
更多年轻人参与赛艇运动,也推动了赛事顺应大势进行了扩容,值得一提的是,从2023年开始,赛事中参与表演赛的青少年组就被编入了正式竞赛组别。到了2024年,则是有更多国际精英队伍和青少年队伍加入其中。以青少年组来说,去年来自上海市上海中学、上海包玉刚实验学校、上海市世外中学、上海市民办平和学校和上海浦东新区民办万科学校这五所中学,都参与了四人艇500米城市冲刺赛的较量。
此外,在为青少年爱好者搭建专业竞赛平台的同时,上海赛艇公开赛还首次推出了聚焦赛艇新势力的“上艇未来之星”计划,以帮助更多中国青少年选手加深国际交流,拥有更快更好的发展。作为上艇名誉顾问,传奇赛艇运动员、奥运冠军史蒂芬·雷德格罗夫在赛事期间就高度评价这项年轻赛事的推广作用,认为这项赛事是“赛艇运动通往未来的必经之路”。
除了一直以来的专业度,上海赛艇公开赛在辐射大众、影响青少年人群方面,也同样树立了标杆。